不知道提问侧重点在哪里,先随便说两句,抛砖引玉等经验丰富的作者这里其实是个很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就是把玩家当傻O。
写之前明确模组里故事的前因后果,保证正常且通畅的逻辑这点老生常谈,我就不讲了
我个人感受是不要把玩家达成剧情关键进展的条件弄得过于偏门和苛刻(写模组区别于写小说),以及模组写作时除了明线暗线还要考虑突发事件,不能不留有余地。
你永远不知道调查员能不能把该联系的某些线索联系在一起……
我有一计,对着答案编题目(不是我觉得可以一试,感谢回答
对着《调查员手册》中教给玩家的调查方式,选取与八十年代广东兼容的部分,照着安排线索 :em001 :em001
可以考虑采用类似出完形填空题的方式来安排线索。常见的完形填空试题表现为,出题人(模组作者)在句子中挖去了一个单词(关键信息),使得整体句意残缺,但做题者(调查员)能够通过上下文(模组的线索)以及个人知识储备(以求助者的情况来说,可能就是关于潮汕的玩家现实灵感)推断出这里大概该填什么(我的角色应该怎么办?),从而选出相对更合适的选项(推进故事)。感谢回复,根据这个例子我萌生出了不少灵感,很有帮助
还是先前的邪教故事例子,假设有一名调查员们熟识的NPC从家里失踪了,这是他和某邪教长期联系的结果,但调查员们很可能对此并不知情。调查员们若想寻找此人,可能会考虑询问他的亲朋好友(这名NPC最近有什么和平常不同的异常表现吗?),和发现其失踪的人谈话(您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他不见了的?),调查他最后待过的地方(他的家里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在调查员身份为警察时,他们可能还会考虑去调取监控(他在下班路上有没有遇见什么人?)。既然正常人的思路大致如此,那就在这些他们会调查的地方布下线索:亲朋好友们可能会说他从半年前开始变得越来越阴郁;邮递员可能会说有人寄了一个到付的包裹,先前确定了上门递送的时间,但他来时却怎么也敲不开门,他报了警,从而发现NPC的失踪(这个包裹甚至也可以和邪教有关);他的家里可能有一些日记或者信件;调取监控可能发现,头一天晚上NPC曾与一位身穿黑色连帽衫的男子对话,那人的衣服上也有着邪教的记号。这样,调查员们就有了大致的方向:为了寻找失踪的NPC,他们将着手调查这一邪教,从而使故事得以推进。至于该NPC究竟是邪教的受害者还是邪教徒团体的一员就完全看作者自己的想法了,这方面的线索同样可以在后续的调查中给出。
总之,作为对情节全知的作者,可以尝试在故事中摘取特定的、影响情节的内容,对调查员们隐藏它们,然后依此安排线索,从而使调查员们有可能推理出隐藏的信息。
一般的话。非常感谢,我现在就去看
建议对潮汕的资料进行进一步调查,场景地点等等,最好靠人脉对本地习俗,去的地方,小馆子之类的进行采访。
一方面是能够在后期中让玩家感受到“这里是潮汕”,“我可以吃生腌”,另一方面,这种气氛也能更好的投入到游戏里,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并且进一步塑造恐惧。
当然这是后话,是最后的装饰性细节,说到怎么给出线索。
新人我觉得完全可以参考黄衣之王这个模组,黄衣之王的钩子和推进做的可以说是非常经典。
你得到委托,被指向某个地方,在某个地方目睹了事件,或是查到上一个调查员的遗留,得到一些有关终局的线索,然后再引向下一个地点。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有NPC环绕在这几个地点,通过遗留物品、读物、聊天的方式给玩家提供线索和紧接着去往下一个地方的钩子。
这样通过地点的推进来不断的推进剧情,让故事不要陷入停滞,是值得新人参考的优秀方案。
PS:让故事的发展不要陷入停滞是很重要的。
PS2:黄衣之王这个模组的决战真是相当难以接受,酌情参考...
提一个关于克苏鲁这件事的小技巧:这一点我是十分反对的,因为洛氏恐怖的未知往往并不在于怪物本身,或占比很少。着墨于怪物本身的是洛老再往前一批的爱伦坡他们的做法,而洛老的一个NB之处就在于脱离了这套框架,而是更多着墨于怪物的存在衍生出的信仰、环境、历史、习俗、经济,等人文。
别用已有的怪物/眷族/神明化身,就算你编不出来数据,套个皮,甚至只改个名都行。
毕竟,无知的恐惧才是克系的恐惧。
在对洛夫克拉夫特的原文如何的问题上,我想我认同你的观点,但我个人认为,coc跑团在叙事结构上早已和洛夫克拉夫特的原文风格不一样,也不可能/不应该一样了。提一个关于克苏鲁这件事的小技巧:这一点我是十分反对的,因为洛氏恐怖的未知往往并不在于怪物本身,或占比很少。着墨于怪物本身的是洛老再往前一批的爱伦坡他们的做法,而洛老的一个NB之处就在于脱离了这套框架,而是更多着墨于怪物的存在衍生出的信仰、环境、历史、习俗、经济,等人文。
别用已有的怪物/眷族/神明化身,就算你编不出来数据,套个皮,甚至只改个名都行。
毕竟,无知的恐惧才是克系的恐惧。
比如《印斯茅斯的阴霾》,我想每个读者都被剧透了水里有深潜者,这可能让你读到鱼人脸(以及水产丰富?)的时候会心一笑,但也不影响你阅读其他的关于小镇的描述:小镇的闭塞、人口稀少、水手等邻人的厌恶、当地人的沉默、不对劲的薪酬、等等,并且这些描写(与其带来的谜团=未知)才是占据了小说的大部分篇幅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官模都还挺好的。就算是古老的《鬼屋》,在面对怪物之前,也有七八个提供谜团的场景,并且这些谜团和怪物的特性关系不大。(当然,如果PC直接踢门rush怪物了,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XD)。
而如果怪物有一个弱点(比如说吸血鬼怕银这种),放在更传统的故事(DND之类)里这可能是一个调查的核心,但这鲜少会作为洛氏调查的核心。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比较明显的场景叙述(“这怪物的巢穴里一点银器都没有”)地顺带一提。
反过来说,如果PL的现实CM太低,很容易出现“他们遇到了一个谜团,却只是当做无关紧要的背景故事,完全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的情况,毕竟在其他类型的故事中这些描写确实经常是无关紧要的,即使在洛氏的故事中这些描写除了烘托气氛很可能也是无关紧要的。这中无视(以及其带来的无聊)在《鬼屋》里十分明显,所以经常说鬼屋不适合作为新人PL第一个团XD。
题外话,洛老的一个取巧的地方是,他所描写的未知并不很契诃夫之枪,许多谜团不一定有解答(或者解答与主线并没有多大关联),主要作用只是烘托气氛。这是洛老描写的调查与其他悬疑小说的一大不同(特别是与推理小说大相径庭,推理小说中谜团的解答往往相当重要)。也因此,他可以比较方便地在文中/模组中加入大量的谜团/未知。
感谢,我会往未知这方面下功夫的提一个关于克苏鲁这件事的小技巧:这一点我是十分反对的,因为洛氏恐怖的未知往往并不在于怪物本身,或占比很少。着墨于怪物本身的是洛老再往前一批的爱伦坡他们的做法,而洛老的一个NB之处就在于脱离了这套框架,而是更多着墨于怪物的存在衍生出的信仰、环境、历史、习俗、经济,等人文。
别用已有的怪物/眷族/神明化身,就算你编不出来数据,套个皮,甚至只改个名都行。
毕竟,无知的恐惧才是克系的恐惧。
比如《印斯茅斯的阴霾》,我想每个读者都被剧透了水里有深潜者,这可能让你读到鱼人脸(以及水产丰富?)的时候会心一笑,但也不影响你阅读其他的关于小镇的描述:小镇的闭塞、人口稀少、水手等邻人的厌恶、当地人的沉默、不对劲的薪酬、等等,并且这些描写(与其带来的谜团=未知)才是占据了小说的大部分篇幅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官模都还挺好的。就算是古老的《鬼屋》,在面对怪物之前,也有七八个提供谜团的场景,并且这些谜团和怪物的特性关系不大。(当然,如果PC直接踢门rush怪物了,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XD)。
而如果怪物有一个弱点(比如说吸血鬼怕银这种),放在更传统的故事(DND之类)里这可能是一个调查的核心,但这鲜少会作为洛氏调查的核心。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比较明显的场景叙述(“这怪物的巢穴里一点银器都没有”)地顺带一提。
反过来说,如果PL的现实CM太低,很容易出现“他们遇到了一个谜团,却只是当做无关紧要的背景故事,完全没有将其放在心上”的情况,毕竟在其他类型的故事中这些描写确实经常是无关紧要的,即使在洛氏的故事中这些描写除了烘托气氛很可能也是无关紧要的。这中无视(以及其带来的无聊)在《鬼屋》里十分明显,所以经常说鬼屋不适合作为新人PL第一个团XD。
题外话,洛老的一个取巧的地方是,他所描写的未知并不很契诃夫之枪,许多谜团不一定有解答(或者解答与主线并没有多大关联),主要作用只是烘托气氛。这是洛老描写的调查与其他悬疑小说的一大不同(特别是与推理小说大相径庭,推理小说中谜团的解答往往相当重要)。也因此,他可以比较方便地在文中/模组中加入大量的谜团/未知。
提一个关于克苏鲁这件事的小技巧:已经在写原创化身了,感谢回答
别用已有的怪物/眷族/神明化身,就算你编不出来数据,套个皮,甚至只改个名都行。
毕竟,无知的恐惧才是克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