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继续说下去之前,或许该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星际漫游者(Traveller)系统。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aveller_(role-playing_game)星际漫游者最早的版本于1977年发行,这个系统的优势与特色可以在上面一篇《欧美TRPG简史》找到,但这边还是做个简单的介绍。
星际漫游者的背景是太空歌剧(
Space Opera)风格,但这仅仅是一个题材风味上的选择,星际漫游者最大的特点是在规则面。
第一,它脱离了龙与地下城职业制的旧有观念,是第一个技能导向的系统,采用背景经历的组合,角色获得相应的技能,而以此来进行游戏。
第二,它采用由游戏主控者自由编作的活动式背景。
在系统与背景上都异常灵活的星际漫游者,能成为第一个翻译而进入日本的系统,对玩家来说是非常幸运的。这个系统与后来的勇士(Champions),甚至是泛用系统(GURPS)相似,向玩家展示了系统是可以有近乎无限的组合性、可变性与灵活性。
相信许多人都有所谓的雏鸟心态,对于第一个看到的系统有着特殊的情愫,当然并不是说当时的专家级龙与地下城有什么问题,但是比起当时矮人与精灵还是职业的一版,星际漫游者的高灵活度很明显的有更大的影响力。而这仅仅是一年的差距。
就像是幼年第一个玩具,超合金机械人或是乐高积木的差异,对于儿童将来的发展必然有决定性的影响。
不能不说的是,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民族主义,因此舶来品的龙与地下城被类似风格的剑世界所痛殴,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1989年发行的剑世界─罗德斯岛世界设定集,配合1990年的罗德斯岛动画的发行,一口气夹着大众主流娱乐的强势,将龙与地下城击倒。
而后虽然龙与地下城依然是最主流的翻译系统,但本土自制系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对日本玩家来说,就很少有“言必及DnD”的状况(这在华文圈相当常见)。
当然,日本自制TRPG的出现,有几个重要因素存在,一个是日本对文化娱乐的鼓励,让动画、漫画、游戏蓬勃发展,而调性相似的TRPG自然也随着杂志等等的发行,而有许多的面世机会;而文库本的出版模式,让出版的负担降低,而购买者的负担也随之减少,设计者会在相关杂志中连载规则,并且接受读者与玩家的建议与反应,再加以改进,等规则略为完备后,就集结成册,发行文库本来接受市场考验,而反应良好的作品,就有可能出版所谓的“完整版”的精装厚皮书。
历史到此的方向已经大致底定,接着是之后的发展。
(续待)